中新社北京11月19日电 (记者 徐婧)“帆海融光——天津博物馆藏18-19世纪中国纹章瓷特展”17日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揭幕。展览通过135件套天津博物馆藏中国纹章瓷器,展现纹章瓷在定制和收藏过程中的中西文化交流。
明清的外销瓷被称作中国瓷器的“异域之花”,产自国内,扬名海外,遍藏西方各大博物馆,颇具时代色彩和中西文化交流特征。纹章瓷是一种特别定制的外销瓷器,以其华美瑰丽的装饰效果、中西合璧的艺术风格,成为外销瓷中的精品。
11月19日,“帆海融光——天津博物馆藏18-19世纪中国纹章瓷特展”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揭幕。图为观众参观展览。杨郁然 摄
本次展览分为“瓷路海贸”“世族佳器”“美美与共”三个单元。“瓷路海贸”简要介绍了中国纹章瓷的来样定制过程和商贸活动;“世族佳器”重点展现纹章的承袭组合及中国外销纹章瓷的社会功能;“美美与共”以瓷器边饰风格的变化,展示了中西审美在17世纪末至19世纪初如何相互渗透。
11月19日,“帆海融光——天津博物馆藏18-19世纪中国纹章瓷特展”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揭幕。图为观众参观展览。杨郁然 摄
纹章瓷蕴含着中西文化交流的基因,在瓷器发展史上具重要地位。展品中,清雍正广彩伊佐德家族纹章纹盘为爱尔兰的伊丽莎白·伊佐德定制,她因在房地产业的成功而著名。而在清代来华定制的数千套纹章瓷中,仅有30套为女性定制;清雍正广彩金家族纹章纹盘为铁红描金风格,巴洛克式纹章绘制极为精细,盘沿绘中国传统纹样;清雍正广彩沃尔尼家族纹章纹酱汁杯模仿西方18世纪早期银器造型,杯身间还绘有中式杂宝纹。
本次展览以文博机构联动办展的形式,推动区域文化的资源共享,深化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成果,助力打造京津冀文化共同体。展览将持续至2026年3月。(完)
热门评论
相关报道
最热文章排行查看排行详情
- 1“漠南盐池”蝶变“生态名片”:察汗淖尔湿地“颜值”飙升32048
- 2大湾区卓越工程师研修班助粤港澳人才成“同班同学”26909
- 3第三届消博会将于11月19日至15日在海南海口举行25933
- 4“漠南盐池”蝶变“生态名片”:察汗淖尔湿地“颜值”飙升20465
- 5废弃矿山变身千亩樱花园 锦绣太原以花为媒促文旅消费19748
- 6餐刀刀把原为象牙制 洋山海关在进口货物中查获夹藏象牙制品371克17287
- 7“进京赶考之路”(北京段)三大展陈亮点打造沉浸式体验14523
- 8王毅同印尼对华合作牵头人卢胡特共同主持中印尼高级别对话合作机制会议13011
- 9巡回演出、短视频拍摄......香港艺人阮兆祥称会在内地大展拳脚12074
- 10香港官员祝贺梁朝伟荣获威尼斯电影节终身成就金狮奖12045






